• <th id="a3tfp"><pre id="a3tfp"></pre></th>

    <em id="a3tfp"><ruby id="a3tfp"></ruby></em>

    <button id="a3tfp"><object id="a3tfp"><menuitem id="a3tfp"></menuitem></object></button>


    最美港航人丨謝樹鴻:創新奮進敢擔當,牢記使命破難題


    榜單.jpg 

    日前,交通運輸部發文,公布第一屆“最美港航人”名單,來自全國各地的20名水運行業先進個人被評為第一屆“最美港航人”,其中,廣州港集團廣州外輪理貨有限公司謝樹鴻獲此殊榮,為全國理貨行業唯一入選人選。

    謝樹鴻,現任廣州外輪理貨公司信息技術部副經理(主持工作),廣州市技術創新能手、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。工作以來,謝樹鴻同志共獲得省部級獎項9項,市級獎項7項,集團級獎項21項,主筆國家行業標準1項,中國港口協會團體標準1項。以謝樹鴻同志為領銜人的技術人才創新工作室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,實用新型專利6項,軟件著作權6項,形成1項交通運輸行業標準、1項中港協團體標準,2019年被廣州市總工會命名為廣州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,2020年被廣東省總工會命名為廣東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,2021年入選粵港澳大灣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成員單位。

    2.工作中的謝樹鴻(中間者)_副本.jpg

    圖為:工作中的謝樹鴻(中間者)

    3.粵港澳大灣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成員單位授牌儀式_副本.png

    圖為:謝樹鴻(右四)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成員單位授牌

     

    廣州港,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,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位居全球第五?,F如今集裝箱船呈現出大型化、專業化等特點,特別是3E級別的集裝箱船,單航次滿載量可達18000個標準集裝箱,對港口的裝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傳統的理貨模式已難以適應,這促使了謝樹鴻對集裝箱智能理貨技術的開發。從2014年到2020年的2000多個日夜中,謝樹鴻帶領團隊爬上80多米高的設備上進行上萬次的實驗論證。在技術推進階段中,他不分晝夜加班加點,與技術人員討論業務流程,落實方案設計,優化系統功能,在不影響碼頭正常作業前提下,采用見縫插針方式抓緊推進智能理貨設備的安裝調試,最終成功研發出了集裝箱智能理貨技術,使廣州外理集裝箱智能理貨技術走在了全國理貨行業的前列。該技術打破了傳統理貨行業理貨員“站位盯箱、日曬雨淋、嚴寒酷暑”的人海戰術,開創了理貨行業智能理貨先河,促使理貨行業從“人員密集型”向“技術先進型”轉型升級,每年可為公司節省大量人力成本。

    4.謝樹鴻帶領技術人才創新工作室團隊在橋吊上進行智能理貨測試_副本.jpg

    圖為:謝樹鴻帶領技術人才創新工作室團隊在橋吊上進行智能理貨測試

     

    5.謝樹鴻(右三)和團隊成員探討智能理貨技術問題_副本.jpg

    圖為:謝樹鴻(右三)和團隊成員探討智能理貨技術問題

     

    近三年,謝樹鴻同志還技術攻關了黃埔4G手持研究與應用、基于云計算的計費費收管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、黃埔門機智能理貨項目、散雜貨理貨系統升級改造、南沙港區岸橋理貨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、糧通鋼材理貨系統升級改造、南沙海關視頻流數據對接等12個項目。

    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。謝樹鴻說,自己的“初心”就是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推進理貨工藝創新,通過科技手段改善理貨員工作環境,提高理貨服務質量,促進公司由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轉型升級;“使命”就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、廣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、“智慧港口”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。(黨委工作部 張欣)

    6.謝樹鴻在進行滾裝汽車理貨掃描系統測試_副本.jpg

    圖為:謝樹鴻在進行滾裝汽車理貨掃描系統測試

    在線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