驗殘、提質、增效—理貨作用不言而喻
“金科”輪驗殘
9月14日,糧通理貨部接卸一條滿載高粱的外籍貨輪“金科”,整船共計5個艙口同時作業。剛開始天氣晴朗,糧通理貨部有序開展卸貨作業,怎料中途風云突變傾盆大雨,為避免貨物受損,當班理貨組長立即通知船方關閉艙口。由于理貨組長對突發情況反應及時,第4、5艙貨物絲毫未損。對于第1-3艙被淋濕貨物,我方立即聯系港方、散糧倉庫、船代、貨代及船方工作人員一同對貨物進行驗殘定損。經過多方協商,最終同意先將水濕貨物卸到碼頭倉內進行晾干,再裝駁船運走。
在本次作業中,理貨人員應對及時,在貨物受損后積極主動與港船各方溝通,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驗殘驗損,既保證了船舶卸貨效率,使碼頭生產作業順利進行,亦保障了港船貨多方利益。
“光環”輪保質量
9月16日,載有27票,1.9萬件,共計3.9萬噸的紙漿船“光環”輪靠泊在糧通碼頭進行卸貨作業。該輪大部分貨物不進堆場,大船卸貨直接裝駁船運走。本次作業票數多、嘜頭雜、流向廣,存在錯裝漏裝的風險,為保證理貨質量,糧通理貨部在大船開卸前做了充足準備:對各艙各層各票的貨物進行劃分、標記,歸納整理出入堆和裝駁貨物,確保整個卸貨過程有條不紊、高效順利進行。經過2個晝夜連續作戰,在各班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,船舶按計劃完成卸貨作業,理貨結果準確無誤,殘損簽認順利完成。
手持掃描提效率
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港口行業逐漸回暖,外籍船舶到港頻繁,糧通理貨部接理外貿鋼材亦增幅明顯。由于班輪緊、航次密、貨類雜、票數多,為配合港方作業多裝快卸,同時確保船只按計劃靠泊離港。在嚴格執行集團、公司做好疫情防控的保護措施下,糧通理貨員積極配合現場生產需要,充分應用手持掃描工具,做好分嘜分票分規格等工作。手持掃描既提高貨物入堆裝駁的效率,也保證貨物的質量和安全,為現場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糧通理貨部 楊鍔&何嘉斌&趙軍令